文章

Gundam extreme vs maxiboost on 購買建議

圖片
筆者長期有遊玩的競技遊戲,其實只有兩款: 街霸五(PS4) 和 荒野亂鬥(Mobile) 然而,筆者也是個Gundam Fans,所以最近PS4即將推出的Gundam extreme vs maxiboost on,筆者也很想去試玩。 但想歸想,以前作Gundam versus的口碑來看,這一集也很可能不會有新要素。畢境是移值作品,新要素不多,多的只是機體。 而且作為競技遊戲,想直正體會到遊戲的優點/角色的差異,要投放的時間真的會很多很多。 如果各位讀者跟筆者一樣,都是Gundam Fans,好想試但又怕伏,就要參考一下以下的觀點再購買。 1. 你愛Gundam還是愛VS? 一直以來,Gundam是一個版權,所以Gundam model本身才是開發成本最貴的一樣。如果你是愛Gundam 多於VS的話,可以考慮晚一點降值後再買。 但如果你愛的是VS,就應該要馬上買。因為以競技遊戲來看,初期才能有足夠的線上玩家,特別是新手,可以讓各級水平的玩家都配對到對手。玩起來才不易碰上一些老手扮新手的屠夫。 2. 你對研究策略性操作多熱衷? 以競技遊戲的情況來看,除非設計得很無腦,否則不同玩家的等級差距就在於策略操作(及熟練度)。 在遊戲推出之初,網路上各個大神都還在開發策略中,一般玩家只能算是粗玩粗玩。 你想早期就脫穎而出,就要看很多大神的對戰video,然後自行嘗試不同策略。 不要妄想各大網站可以給出一些所謂的攻略,一來大神們很少會口述某些策略,二來對策是因應多項環境因素而給出的綜合。(筆者玩街霸也是到第三年,才見到一些比較有條理的教學video。但第三年,一般輕度玩家,要走的也走得七七八八) 3. 你對offline元素有多期待? 以PSV 的Extreme VS force 來看,主打的是offline故事模式,但眾人不買帳。(PSV雖有聯機,但以PSV的銷量來看,應該沒有誰跟你玩。) 以PS4前作Gundam versus,主打online 對戰模式,但配對問題,眾人更不買帳。(offline不能雙人對戰,也沒有故事模式,只有該死的稱號系統。) 本作回歸原點,有offline 雙人vs模式。online的質素如何,有待評測。發售前故事模式沒有怎麼宣傳過,到底有沒有,大家也不要太期待。 測試後記  8月3日更新 Offline有育成模式,類似VS Force的過關系...

The Last of Us Part II到底值幾多分?

圖片
The Last of Us Part II 由推出至今,一直都是熱烈討論話題 (其他媒體的慣用言為"炎上")。筆者都算玩完一週目啦,其他評論都看過不少。所以也來討論討論這個遊戲的品質。 評分以S級為神作,這遊戲畫面給A+,遊戲性A,劇情麻就C級。 雖然大家都破口大罵,話某些媒不公正。筆者就沒有資格評論。 不過筆者就在PS4上玩過Uncharted系列,也玩過The Last of Us 1,有些意見還是可以主觀講講的。 其實1代沒有大家口中那麼的好 1代的故事編劇做得不錯,因為整體都在情理之中,結局又是意料之外。俗啲咁講,就係"估佢唔到,但又幾有人性喎"。 遊戲技術力,也沒有做得很完美,因為筆者玩著玩著就會3D暈。 雖然沒有大家口中的S級神作,但因為一普偏水平都有A級,綜合起來有加分,筆者會給它總評A+。 其實Uncharted也只有第4代,有比較滿意一點 因為Uncharted是走爽快路線,大家應該也不會太考究他的劇情。唯獨第4代,多少有些轉折,也因為遊戲畫面和技術力相對前3代的來看,有一個很大的跳躍。所以才襯托出比較好的效果。 4代給分,畫面給A,遊戲性A,劇情麻就B級。 加上筆者是後期Playstation Hit上購買,在價錢上有個S級性價比,所以平均起來其實只有A。 所以The Last of Us Part II也不用期待太多 現在就回頭來講The Last of Us Part II 畫面、玩法,都是之1代、Uncharted系列的進化。操作細緻度,Uncharted已經嘗試很多新的操作,在滑崖等大型移動上,都有很深刻的感受。Part II就有更多精細演出,在畫面上更加真實,組槍、收道具,都有自己的動畫。唯獨是劇情太過火,變得有點難以大眾接受。如果它是刻意要讓玩家感到壓力的話,編劇一定很成功(這裏因為涉及劇透,有興趣可以看看<Mo默明>的編劇分析)。 畫面給A+,遊戲性A,劇情C+。再加上初發搶購價,真的不能說是很吸引,只能給他一個B的評分。平均起來,就只有B

Street Fighter V Ryu Combo Trails

圖片
由第二季尾開始玩,用單角色打了三年的排位賽。 最後,真的要放下爬分的執念,好好從不同角色來品味一下這個遊戲 先來隆Ryu的前四季連技 感覺兩個字,紮實!

Devil May Cry 5 惡魔獵人五 MISSION 7 Devil Hunter 攻略

圖片
這系列停更了很長一段時間,筆者中途跑了去玩競技手遊,又回玩了一玩碧血狂殺2。 拖了很久,感覺再不做就會爛尾,所以才又重新拾起手制,回來體驗DMC的動作美學。 說真的,MISSION 7也沒有什麼隱藏元素,順順的打過去就好。 筆者就先用V重複打了好幾次,又再重新認識了V一次。 為何這麼說,因為平常NERO的搶通常只有儲炮的輔助作用,不用考慮方向問題。而V的槍(射擊)是跟劍攻擊一樣,有方向的變招,前攻、後攻、後前攻,當射擊與劍擊混合在一起,你的腦袋就會更混亂。 最簡單的槍(射擊)前攻,比較好用,想怎用都可以。 槍後攻跟劍後攻一樣,都有距離限制,需要召喚獸近敵才可以使用。但因為V有兩個召喚獸,他們跟離人的距離不是不相同的,所以後攻不能無腦使用。 最後一種是後前攻,比較沒有距離限制,但有方向問題。速度比較慢不過至少比後攻易命中。 劇情方面就沒什麼特別需要解說的,去片吧 https://youtu.be/QnjRqixvUYU 如果大家是從DMC4玩過來的話,Nero的操作不是大問題。 相比V,筆者覺得Nero的攻擊力更高。比較難的是如何穩定地拿到Stylish rank S。 基本上如果你招式夠多,順序用一遍,就可以拿到S,但因為中途有機會被攻擊,受傷了,就會扣Stylish。 所以想安全,還是用濟空攻擊吧,不過筆者有時太過保守,經常濟空的話,就難得到S了 如果大家新入坑,或者沒有玩過4代,Nero記得試一試它的Ex-Act/MAX-Act。 Exceed有加攻作用,無攻擊時長按L2 可以累積。而Ex-Act/MAX-Act則是接在攻擊後一瞬間存Exceed的技能,但對時間準確性有要求。 在本代就有簡化Ex-Act,可輸入範圍好像比較4代要寬,多試一定有賺 https://youtu.be/qFotvVusvRs

Devil May Cry 5 惡魔獵人五 攻略索引

前言 這遊戲真的又愛又恨 筆者是3代開始玩的老粉。但5代這次中文字幕問題,加上PS4噪音問題,真的有點生氣。 生氣歸生氣,但最後發現問題大多在營運方上,跟開發團隊關係不大,最後還是買了數碼版來收藏。 心得 開始挑戰最高難度後的心得變化 攻略 最高難度S評價 持續更新中|Making in Progress 普通難度S評價 MISSION 01 MISSION 07 MISSION 08 MISSION 09 MISSION 10 MISSION 11 MISSION 12 MISSION 13 MISSION 14 MISSION 15 MISSION 16 MISSION 17 MISSION 18 MISSION 19 MISSION 20

Devil May Cry 5 惡魔獵人五 MISSION 1 Devil Hunter 攻略

圖片
序章 & Mission 1 如果大家還沒有玩過前作(3,4)的話,大家記得熟習兩個技能 Nero's Color Up 第一個是Nero 的Color Up(類似前作的Charge Shot蓄力射擊),跟前作類似,長按可以加強槍攻擊 但現在只要蓄力一次,就可以6發強力射擊,不需要一直按著槍蓄力鍵。 而且第一發子彈會在放開蓄力鍵時射去(除非配合其他硬值鬆開按鍵) Nero's Exceed 第一個是Nero 的Red Queen Exceed,這部份跟前作更類似,在劍攻擊打出去後,在接近攻擊判定收尾的時候按L2 (LT),就可以為劍攻擊的下一次加攻。 下一次的攻速也更快。本作最大好處是,有效時機變長了。按錯了也會有EX-Gauge累積

Nemesis Phase 1 攻略 Hardcore 難度以下適用 | Resident Evil 3 Remake 生化危機3 重制版

圖片
RE3 Nemesis Phase 1 打法 Standard, Hardcore 都適用 手槍+兩手榴彈剛好夠輸出 想穩定一點的,留三個手榴彈就一定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