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時空幻境 - 熱情傳奇 (情熱傳說) 心得分享

雖然這遊戲出了有點久,但對筆者來說真的一波三折。玩完後,有一股很強的感概,所以還是寫篇心得來比達一下感受。 時空幻境 熱情傳奇 Tales of Zestiria ,其實是在PS3未期推出的作品,當時亦有跨代登陸PS4。那時亦因為推廣PS PLUS 會員,也作為特別作品送給當時的會員,筆者也是當時就下載了這遊戲。但筆者總因為各種關係,玩到一半,就被其他事情吸走了。再回來,總是覺得斷了片一樣,總是想從頭玩,好好看一遍劇情。就是這樣,前十小時的部份,起碼玩了三次。

異界鎖鏈心得分享

直接先講結論:好玩,但節奏就差了一點。而這個節奏差,已經算是還不錯的了,起碼比之後發售的獵天使魔女3要好。 一個成功的大膽新嘗試 本作採取單手制雙角色操作,左搖桿為主角行動,右搖桿為召喚前為視角控制、召喚後為雷基恩行動。 經典動作遊戲操作:主角使用ZR作普攻、按ZL召喚雷基恩自動攻擊。在攻擊、極限躲避時,可以在特定時機按ZL與雷基恩發動(多從)同步攻擊。按R與雷基恩作合體技。 以上操作,大家都可以示為單人操作,雷基恩就像武器Buff一樣使用。(像不像DMC系列?) 大膽就玩法:在召喚出雷基恩後,雙角色在交換走位後有一些策略行動:追擊、跳躍、捆綁等組合攻擊。重按ZL可以拉回雷基恩,同時按ZL+ZR可以跳躍到雷基恩身邊。再跳躍過程中,可順帶對沿途敵人攻擊(一個比DMC4的NERO 魔抓更自主的機制)。這些動作因為要用左右搖桿操作兩角色走位,體驗非常新奇。 筆者動作遊戲的能力一般,沒有研究極限操作,但光是玩它的基本操作,就已經體會到它的樂趣。動作遊戲方面,絕對對得起白金工作室的招牌。筆者亦無法言喻太多,總之玩就對了。 好的說完,就要講講它的毛病。 那個還是不太好的關卡節奏 白金工作室,在很多人眼中會認為是很夠誠意。因為它會加入很多不同的小遊戲小關卡,讓大家可以在高強度的戰鬥中,有時間轉換心情。小關卡或解迷或收集物品,操作也多樣化。 但對筆者來說,這些都很打擾遊玩主線的心情。特別是以最近的獵天使魔女3為例,突然提示你去收集、整個關卡變2D潛行、不適時的動畫過場、特定遲鈍的召喚獸追逐戰,都讓你想好好地玩人型動作遊戲的情緒比打斷。 好在,異界鎖鏈這方面都控制得比較好。小遊戲可以跳過不玩,整關轉變操作模式的情況沒有出現。 雖然如此,但戰鬥過程中總是要加入一些跳躍平台的操作。即便最後打尾王,還是要那樣的調性,一失足又要整段重來。如果你的體驗也於設計跑酷類動作跳躍,我也算了,但一邊格鬥一邊跳,跳完一點都不讓人覺到爽快,那就很礙事。到後來筆者就只能說服自己,這就是白金工作室眼中覺得最有挑戰的東西,如果成功了一定會讓玩家自豪。 綜合評價 總體來講,如果你對各種動作解迷類型都很接受,異界鎖鏈的整體表現一定讓你很滿意。如果你不喜歡在同一個章節中被小遊戲支線打斷、不喜歡突如奇來的平台跳躍,只喜歡專注地挑戰難度格鬥,你就不要對本作有太大的期待。就筆者而言,以5分為滿分...

FF16 - 心得分享

絕對一讚的唯美 雖然FF16這代大大改變以往的遊戲方法,但作為老牌遊戲,它的角色建模、CG過程始終都保持領先地位。這些元素,大家可以在試玩版中體驗到。試玩版的序章一開始進入遊戲,就馬上可以看到第一場召喚獸大戰,畫面精彩、夠震撼、令人興奮。序章部份還有教學及實戰,控制主角打哥布林及BOSS。其中回避、攻擊模式做得不錯,雖然只是哥布林 ,但BOSS 表現也很有壓場感,讚、很好。 探索部份有點失落 餘下的,就要聊聊機制的部份。雖然劇情很好,也有看大片的感覺,但畢竟是遊戲,要長期遊玩還是要好好考慮難度和探索設計的問題。 在一開始遊玩時,筆者還會不停探索地圖,檢道具,清野怪以及小BOSS。但越玩就越發現,這些都並不必要,什麼覺得有點多餘。 因為隨著遊戲進程,需要買裝備或升級裝備的時候,對材料的消耗量並不多,主線中原本就會得到足夠的材料以及金錢,解支線的剛性需求不大。而且初期很快就會得到兩件紫色防具,而這兩件防具足夠用到中後期。另一方面,武器跟隨主線就可以到武器店建造,不能強化。而後期,單單做武器商的支線以及打某幾隻危險怪就可以制造最高級防具以及武器,跟本用不著到處探索找材料。 支線部分,大部分支線都十分無聊,對劇情沒什麼關係,而且獎勵雞肋,所以並沒有特別的吸引力。除了增加道具使用數量以及裝備圖紙等,其他支線做與不做真是無分別。 所以即使地圖再大再多,筆者也無任何探索欲望。 而技能方面,遊戲合共可以選擇3個召喚獸技能以及6個分支技能。每個召喚獸分支技能升到最高級可以放在不同召喚獸上使用,而且可以隨時重置。這部分就可以自行選擇自已喜愛的技能,設計尚算宜人。 總結 總括來講,今集劇情畫面一流,對得起3A大作的稱號,但其他部分遊戲吸引力就很普通,難以讓玩家流年忘返。 劇情4分、遊戲性2分、畫面5分 對比FF7重制系列的可玩性,此作不推薦。但若然為傳統劇情老玩家,或完全未玩過系列作,想以入門試水溫但怕痛苦的,反而就值得一試。

死亡島2- 心得分享

系統篇 死亡之島2 玩法與第一代類似,遊戲多出技能卡牌選擇,相關選擇會影響角色主要攻擊及防禦手段,包括使用格檔還是使用閃避作防禦手段。而攻擊技能都有三種選擇,所有技能都有相應卡片強化效果。 角色相互的差異到中後期已經無太大差別,故無需煩惱使用哪個角色,因為對劇情結局都無影響。如有朋友一起遊玩,還可以分工合作,使得遊玩多樣化。 而喪屍種類就有十數種,包括屬性不同的喪屍,角色可以利用不同環境屬性攻擊,例如:可以先用水炸彈弄濕,再用電攻擊可加速中電擊屬性累積,所以活用屬性關係攻擊可以事半攻倍。 裝備系統強化則看稀有度以及級數,除橙色裝備無法掉落得到外,其他稀有度都可以從喪屍以及裝備箱得到。屬性強化則可以選擇火、雷、出血、切割、腐蝕等強化,而稀有度就影響強化數量,即越稀有,可強化數量越高。 而升級裝備所需要的金錢並不是小數,需要做取捨。但以筆者經驗來看,升級裝備並不是必要的,因為隨角色升級更換裝備效果會更佳,而且3級以內裝備差別不大,再上才有一定差別。 劇情篇 遊戲劇情可以說是今集敗筆之作,劇性相當荷里活,而角色毫無特點,直接可以用三無來形容:無感動、無高潮、令人無記憶點,總括來講不及第一代劇情好。 而遊戲性就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如有朋友一起遊玩,則可以更好。 總結- 還是等等等吧 劇情評分2分滿分五分,遊戲性3分,建議打折再進行購買。

崩壞:星穹鐵道|無課金推主線、中段角色養成心得

圖片
三月七-初期贈送角色,冰屬性,在筆者弄懂遊戲規則之前最依賴的角色。 它的重點在於「戰技」可愛即是正義,施加3回合盾,可以吸傷害。更重要的是被施加者,下幾回合很大機率會吸引敵攻擊,轉移傷害的其中一個手法。 她的終結技有機率使敵人凍結結。筆者目測,在敵人破防以後,成功凍結機率比較高 娜塔莎-推進雅利洛VI主線時自動解鎖的角色,物理屬性,是出場後至今必帶的奶媽。 「戰技」愛,救護與抉擇,單角色連續兩回合少量回血,終結技全體回血。 筆者認為,這兩名角色同時上場有極好的控血效果。在推主線時,大家慢慢就會發現,敵方多個敵人的情況下,我方一隊四人,不可能全面針對敵方弱點報陣,特別是BOSS戰,單人BOSS也會中途召喚援軍,那些官方推薦屬性角色,都是雞肋。所以筆者最後都是直接帶三月七和娜塔莎,不考慮她們的攻擊屬性,剩下兩人才針對主要敵人打弱點。 系統因為鎖等級,初期上限好像只有20級,推進主線時會提示「均衡等級」及「均衡試煉」。首次試煉(好像解鎖等級30),筆者用官方推薦屬性,帶著三月七,運氣好,勉強能過。第二次試煉,筆者就用二人輕鬆過,解鎖等級50。 (PS因為課金制,筆者還沒有光、暗屬性角色,玩下去也算可以)

崩壞:星穹鐵道|體驗章節心得

圖片
上一篇推介的RPG手遊作品《歧路旅人:大陸的霸者》,其首發日期,已是兩年多前的作品。大家若果覺得畫面不太適合,想試試別的,實在可以試試米哈遊的最新作《崩壞:星穹鐵道》。筆者在前述的文章也有強調過,要在手機平台推遊戲,就必需配合手機的操作時機,以及同時重現在機制上的可重複遊玩性。更好的是,不要把課金意圖弄得太難看,讓人有試玩的空間。而《崩壞:星穹鐵道》,就最初遊戲的5小時體驗裏,以上的事都做得不錯,所以盡早為大家推薦一下。 首先講講戰鬥系統,遊戲採用回合制, 每次上場,我方可以最多上場四名角色,有直接影響戰鬥的戰鬥屬性分七種,分別是:物理、火、冰、雷、風、量子、虛數。每個角色只會對應一種屬性,而敵人則擁有幾個弱點屬性。若玩家成功攻擊敵人的弱點屬性,不單有大傷害,更可以令敵人崩壞,喪失行動力。遊戲雖然以回合制進行,但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速度值,如何運用角色屬性令敵人崩壞,去創造行動優勢,就是這遊戲的遊玩核心。(回合制就像《FF10》那樣,速度高的角色就相較其他角色行動來得頻密。《歧路旅人:大陸的霸者》則是一回合內各角色行動一次,但先後順序不同。) 雖然除弱點屬性外,還有七種角色屬性「命途」,但因為不直接影響戰局,筆者就不再逐個列出。在戰鬥屬性和命途的互相影響,看似有七七四十九種組合,看似要組一隊萬能隊伍,需要很多的課金。但筆者遊玩的時候並沒有這種壓力。因為上場人數的限制,最多只有四人,所以不論你課不課,也頂多只有四種弱點屬性,所以也不必在初期不斷去抽角色。大概有個五種就足以上場(對比《歧路旅人:大陸的霸者》,八種武器弱點加六種魔法弱點,即便八人上場,一人就一種武器,少量角色才有一種魔法,《崩壞》真的沒有那種課金壓逼感) 戰鬥系統的聲畫演出各方面,都比筆者過去遊玩的要強得多。而且遊戲亦有自動保存機制,每走一段路、跟環境或NPC互動後,都會自動保存,那怕是如筆者般的碎片化時間,也能玩得下去。故事亦沒有明顯的小關卡段落,在劇情上的連貫性就表現得比普偏手遊的小關卡制好。(某些手遊的小關卡過場,看多了真的會覺得很造作,在筆者珍貴的碎片化時間中,看看就會選擇完全跳掉)。如果你真的很久沒有試手機上的RPG故事作品,《崩壞:星穹鐵道》絕對可以是一個選擇。 《崩壞:星穹鐵道》官方網頁 https://hsr.hoyoverse.com/zh-tw/

《瑪利歐賽車巡迴賽》長期遊玩要素

圖片
上回就介紹了筆者主要推薦《瑪利歐賽車巡迴賽》的原因, 請參考這篇 。今天就聊一些長期的遊玩賽制和角色養成特點。 在基礎遊戲中,每個跑道的得分記錄也是獨立的,分數越高,解鎖星數越多。以高名次衝線、多場景互動,都可以提高分數。星數亦可以換來道具角色升級,讓之後的高難度關卡更易取得分數加乘。另一方面,因為基礎遊戲中對手全是電腦(以AI操作其他玩家角色),而且因為遊戲機制伴隨一定的惡作劇成份,所以大家對勝負不用太執著。研究怎樣拿到高分,才是長久的議題。 就如前述所說,名次是影響分數的因子之一。除此之外,過彎加速、漂移加速(遊戲內的特有加速機制),也是賺取分數的因子之一。這讓過彎有了另一層的意義:你可以在同一個彎位漂移兩次或以上,分數和速度也有加成,但風險也就更高,很容易會垂直撞牆場。另一個加分因子,就是跑道跳台。而遊戲很多時候把跳台與彎道結合。這就讓玩家又多了一個可以嘗試的組合:到底怎樣可以同時漂移,又能踏上跳台?故意走外彎或跳台拿分數,又是不是會失了名次? 最後一個加分因子,就是傳統的賽道隨機道具,每次成功使用(作弄你的對手,或為自己加Buff),都會加分,拿到三個相同的道具,更會有大量加分(遊戲內叫Fever)。而且角色、車、滑翔翼本身也有不同屬性,對應不同的賽道道具有不同的加分比重。 多人遊戲模式:除了基礎模式,遊戲還有一個真人多人對戰。玩家可以在當天伺服器指定規則下(例如只能使用一級車),在線上大廳進行對戰,又或是創建獨立房間與朋友一較高下。多人模式就如傳統比賽一樣,名次就是最終目標。結束此模式不會有角色育成效果,但可以取得抽卡獎勵,分數和排名,就影響了抽卡獎勵的累積速度。   總括來講,筆者在首兩週的健康遊玩下,體驗很不錯。就如瑪利歐的其他遊戲一樣,並不是劇情深度,而是更單純的遊玩樂趣。再加上它是免費遊玩類型,有如此體驗已是難能可貴。